[原创]中兴高管被离职,痛觉屈辱,莫若反思根源
芷岸兰汀 于 2018/7/11 7:47:1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2018年7月5日晚,中兴通讯发布公告,披露了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高管聘免议案。该议案主要内容之一是:不再聘任赵先明为公司总裁,也不再聘任徐慧俊、张振辉等5人为公司执行副总裁,并将不在公司任职。
7月6日傍晚,野马财经从相关渠道获得了被解聘的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EVP)、全球营销负责人张振辉当天发出的全员告别信——《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别了,我的小伙伴们》。
谈及离职的感受,张振辉在公开信中两次明确表示“深感屈辱”。比如,张建辉在公开信中直言:“这样的离开,实非所愿,深感屈辱”。
这次中兴出事确实主要原因是贸易战和科技白色恐怖的影响,应该说比较倒霉,中兴也没想到剧情会一幕一幕,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中兴虽有错,可错不至死。高管被离职,心怀怨愤很正常。
但是世上的事,哪有绝对公平?不过都是相对公平罢了。企业同人一样,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磕磕绊绊,许多时候还是不可控的意外因素,所以,任何时候出事都不奇怪。
出了事,谈感受是人之常情,也可能是面子挂不住,但比感受更重要得是,反思为何出问题?怎样才能解决问题,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中兴该位高管大篇幅在讲功绩,勉励后来者让中兴重新振兴,却唯独未提中兴本身的错误,而它正是事件性质不断加码,美国借此要挟中兴的重要原因,这本就不对。
几次三番违反贸易条约偷偷跟伊朗做生意,又做得漏洞百出,以致被发现,这是一家大企业该做得事吗?为何事到如今还不肯道歉?甚至提都未提?
张称为形势所逼,非常屈辱,但为了公司也只能离开。可是,中兴真得是偶尔一次被罚得太重,平日管理无可挑剔吗?
事实上并不是。早在2016年3月7日,美国商务部就曾对中兴通讯出台过一纸禁令,限制美国供应商向其提供产品。事件源头同样是中兴向伊朗出售包含美国芯片的产品。
这件事情最后达成了和解,中兴通讯的代价惨痛,交了8.92亿美金罚款,并开除三名高管。本次可以说故态复萌,所以授人以柄,以至被制裁,差点儿倒闭。
而中兴的芯片几乎完全依赖美国供给,命脉就掌握在对方手中,却做出如此事情,难道不是吃谁的饭,砸谁的锅?不考虑美方的感受还在其次,对自身发展亦是极大的不负责。
不可否认,该制裁确实太过严厉,有要把企业罚死的目的,可是中兴为何管理会有那样大的漏洞?企业的监督,制约体系呢?难道全部失手?
要知道完成如此行动,需要经过多人之手,此事性质相当严重,轻则会丢了饭碗,重则会坐牢,但是仍然发生,试问工作人员怎会如此大胆?难道是得到默许或授意?可见管理的混乱已至何等状况?
美方都在调查了,中兴仍选择糊弄,该开除的人不开除,该收回的奖金不收回,使惩罚落了实锤,这又是怎样的看待危机态度和处理方式?而据媒体报道,此次出事,是一位普通办事员的桌面上出现了相关资料,流出后,事情被踢爆,这又是怎样的漫不经心和不以为意?
根据常识,此事背后,一定有更多类似的事情,缺口只要打开,必然会有彼时彼事,从报道的情况看,也能印证该种判断。如果不被发现,会发生多少次?
当然,不一定所有中兴管理层都是如此,但是,哪怕有个别人如此,而且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如此,但是却未被惩处,以至尾大不掉,终酿大祸,那企业就真是出了问题。若是集体作弊行为,则是理念出了重大偏差。无论有任何原因,都不能自圆其说。
此事足以说明,国企的运作依然不规范,透明,背景关系仍旧强大,关键岗位所用非人。至于拖沓,松散的风气更是长久以来的积弊。
更糟糕得是,在主营业务之外的事情上都能反复突破,不肯收手,那么在核心技术,关键领域方面,中兴就能守住底线,严谨精细吗?恐怕可能性不大。这中间又有多少违规和乱来?如果没有它们,中兴是否能发展得更好?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所以,中兴的管理层明显存在失职,美方的制裁不过揭开了冰山一角罢了。某种程度上倒是好事,可以让中兴管理层痛定思痛,知耻后勇,慢慢带领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
那位高管作为执行副总裁之一,虽然与事件无直接关系,看过往履历也是一位能员干吏,可是他真的无辜吗?雪崩时,没有一粒雪是无辜的,它们都推动了崩塌,是崩塌的一部分,无非力量大小有别罢了。
哪怕有体制的阻碍,哪怕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愿意重视和解决,那么,无论是否做成,至少应该表达态度。
出事了,也该整个管理层第一时间对国资的巨大损失担责,对履职不力表达愧疚,这才是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而不是急着表述功绩,摆脱责任,对个人未来的前途比对公司的真正发展更关心。也许这样的态度太苛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能体谅实干者的心理,但我想,矫枉过正应比远远不及好。
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如此,或者都会惹上这样的麻烦并如此处理。比如中兴的对手华为也在做业务,还做得非常优秀,美国对华为同样不友善,动辄调查,市场禁入,为何对方始终屹立不倒?
据任正非在采访中说,华为的司机接人从不迟到,因为他们提前对路线,路况,各种可能的延误都做了充分预案,所以不出错。管理做到这种程度,美国想找茬也缺少理由。
美国市场不欢迎华为,华为非常自信,说我们也不看重美国市场,放弃美国市场,华为在亚非拉美都开辟了根据地,业绩比从前更加亮眼。
华为不说倒闭,一再被愚弄,处在生死存亡关头,就是受制于人都没有。为何中兴不行?难道管理层不该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