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归来 于 2018/10/12 22:04:0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文化散论
洪先生要造反,在南方的广西联络会众扯起大旗,攻城略地,十余年间纵横半个中国,所向披靡,建国立号,差点儿就革了清廷的命,教科书谓之“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利,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动摇”二字很是贴切。
几十年后,孙先生要革命,振臂一呼,追随者云集,孙先生是南方人,留过洋,有海外关系,此次革命,犹以南方两广热情高涨,海外侨民奔走相告,日本人亦捐助多多,有此群众基础,于是在中国掀起浪潮,由南至北支持者甚众,推翻当权统治成为可能。
民国以后,试图建立西方模式的民主政治,模拟了“三权分立”的体制,然而上天并没有赋予中国人和谐共存的本性及认知,按照曹先生的说法,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民主”的果实旁落,于是要继续革命,讨袁、护法、北伐,这些革命军人绝大多数是南方人的子弟,他们的骁勇善战奠定了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而北方仍有少数军伐不听招呼,继续盘据。
民国政府前后在南京坐了十多年,执政党一方面企盼全国一统,消除割据势利;一方面则要应对日见壮大的另一股新兴力量。民主是个幌子,一山岂容二虎?两党分分合合,各怀主义,期间你争我夺经历颇多,但都视自己为未来中国的代表。
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的党彼时处于弱势,但毛先生来自南方,立志革命,远走他乡,星星之火历经坎坷渐成燎原之势。彼时的执政党已露出腐败苗头,被压迫的人们亟待一种信仰给予他们希望,毛先生要革命,毛先生的革命理念是如此打动人心,被压迫者抬头向天,于是看到了希望。这个党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劳苦大众,这些基本上来至南方江西、两湖、两广、云贵川的民众,消灭另一党的昂扬斗志令他们团结起来走遍大半个中国,披星戴月,流血牺牲,最终赢取胜利。细数下来,革命的领导者大多来自南方,十大元帅中有九人来自南方,革命根据地多半在南方,抗战前革命军人绝大部分来自南方。有学者说,当年江西兴国一地就有八万人参加了红军,是红军的老窝子之一,至长征结束,兴国籍指战员已所剩不多,平均下来,在长征路上,每走一里路就倒下一位兴国烈士,令人感叹。
中国的南方,革命以来,是值得称道的地方,它屡得风气之先,善于接受信仰,敢于坚持主张,踏实、顽强,言出必行,不怕麻烦,在新的世纪里,将继续走在中国的最前方。
写于2010年2月
http://blog.sina.com.cn/zhsjd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