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大庆参加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也是其作出“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重要指示3周年。7月15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举办“不忘初心强国梦,振兴发展向百年”主题开放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近40家媒体记者和公众代表,共计65人走进大庆油田,近距离感知大庆的激情与拼搏,发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魅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庆、感知大庆、了解大庆:
14:30 
欢迎会上,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昆介绍了大庆油田的辉煌历史、当前的发展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蓝图。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含油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
国内勘探范围包括松辽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塔东区块、海拉尔盆地、依舒等外围盆地、四川矿权流转区块等领域,登记探矿权面积13万平方千米;海外业务覆盖中东、中亚、亚太、非洲和美洲等五大区域26个国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生产保障、矿区服务等,具有石油工业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综合一体化优势。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
1960年4月29日,油田召开会战誓师大会
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 大庆油田涌现出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锤炼了一支“三老四严”、永创一流的英雄队伍,打造了过硬的铁人式职工队伍。
王进喜忍着碱性泥浆对腿伤的灼痛,用血肉之躯奋力搅拌泥浆,英雄的壮举定格为精神的永恒
大庆油田三代铁人-王启民
大庆油田三代铁人-李新民 欢迎会上,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代表还共同观看了《从中国到中国》和《大庆油田宣传片》,短片从国际导演的视角观察大庆油田40年来的变迁与发展,并讲述了大庆油田60年来为祖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分割线=================== 17:00 欢迎会后,媒体代表们前往参观大庆石油科技馆,了解大庆油田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感受中石油企业精神。

大庆石油科技馆于 2009 年9月21日落成开馆, 前身是原大庆石油技术博物馆。展馆占地面积 7.9 万平方米,主体建筑 5.4 万平方米、高度 35.84 米。建筑平面由呈扇形展开的六个花瓣组成,与景观水池构成中国石油徽标“宝石花”。本馆展示面积 3.5 万平方米,主要由阳光大厅、序厅、历程厅、科普厅、勘 探厅、油藏厅、信息厅、钻采厅、地面厅、炼化厅和 1个临时展厅组成。重点展示了大庆油田发现60年来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勘探与开发技术进步及配套工程技术成果,是一座反映石油科技题材的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展馆。
17:05 走进大庆石油科技馆,记者迎面先看到一个硕大的银色地球仪,直观展示了全球油气田分布图,红色是油田,黄色是气田。

展馆已成为宣介石油科技成果、对外学术技术交流、传播石油科普知识的重要窗口,并已成为省内外高校的学习培训基地。先后荣获中石油企业精神 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 AAA 级旅游景点、黑龙江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标兵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矿山公园、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优胜奖。

石油科技馆内,改革先锋王启民为媒体团讲述了大庆油田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和感人故事。王启民说:“建立初心后,决定一生一世就只做好开发油田这一件事”。

王启民,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创新是一场不凡的旅程”,王启民说。他在庆祝改革开发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是全国石油系统和黑龙江省唯一一人。5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一项,就相当于为大庆油田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他为大庆油田实现年产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奇迹。
科技馆内精彩图片一览
==================分割线=================== 16日,说好的精彩,现在继续: 08:30 16日一早,媒体代表们先去了1205钻井队。

到大庆,必到1205钻井队,因为它是大庆精神的代表,是大庆油田发展历程的缩影。大庆油田三代铁人有两人出自这个队:第一代铁人王进喜和第三代铁人李新民。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 1205 钻井队 1953 年 3 月诞生于祖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主要承担大庆油田内部调开井、特殊工艺井和伊拉克钻井施工任务。

建队 66 以来,1205 钻井队自觉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 以迎风斗雪的钻塔意志、攻坚啃硬的钻头作风、撼天动地的转盘力量、忠诚担当的铁人品格,使铁人队伍永葆活力,让铁人旗帜更加鲜艳。
截至目前,已累计钻井 2364 口,进尺 299.2 万米,相当于钻透了 338 座珠穆朗玛峰。2006 年,成功进入国际钻井市场,先后转战苏丹、伊拉克钻井市场,创出多项高指标、新纪录,两次获得苏丹 PDOC 钻井杯,实现了铁人老队长“把井打到国外去”的夙愿。2017 年实现钻井进尺时隔 46 年再上 10 万米。 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 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18 年 7 月被授予铁人学院现场教学基地。

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给我们介绍了这个充满传奇的地方,一起来感受下吧!
==================分割线=================== 09:30 接下来,媒体代表们来到了星火一次变电所。

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星火一次变电所组建于 1981 年 12 月,是油田自建自管的第二座 110 千 伏变电所。自投产运行以来,所党支部始终以“为油 保电、优质服务”为己任,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所育人,充分发挥“支部一团火,书记一面旗,党员一颗星”的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历任干部坚持树立“实 干、公正、廉洁、奉献”的四个形象,全体员工自觉践行“塞尺精神、风扇作风、线圈原则、电容品格”的岗位价值观。总结创造的变电运行管理“六个标准化” 在全油田电力系统推广,培育形成“聚是一团火,散 是满天星”的星火精神享誉油田内外。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基层示范党支部”、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 织”、中国石油“百面红旗单位”、大庆油田“功勋集 体”等荣誉称号。
==================分割线=================== 11:00 媒体代表们前往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感受“石油人”的奉献精神和发生在“石油人”身上的感人故事。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工人阶级的 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建成的。铁人王进喜纪念 馆始建于 1971 年,铁人纪念馆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解放二街 8 号,是 1989 年在“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陈列室”旧址上新建的。
新馆由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严云波主持,于 2004 年开始设计,2006 年竣工。2006 年 8 月 10 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的温家宝到大庆油田考察工作时亲笔题写馆名。新馆于 2006 年 9 月 26 日大庆油田发现 47 周年纪念日开馆,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 AAAA 级旅游景点、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组合,顶部为钻头造型,正门台阶共 47 级,寓意铁人47 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馆内通过大量史料和多种手段,积极引入新媒体,宣传展示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及崇高风范。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中外观众上千万人次,国内外重要团体 26000 余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 贺国强、刘云山、张德江等先后来馆参观。
纪念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通过大量照片、实物、文件等史料,综合运用图片、绘画、雕塑、蜡像、场景和多媒体等手段,全面、客观、翔实地展示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及其用终身实践所体现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铁人王进喜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领导干部,但他功高不自傲,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对工人和家属关怀备至,而对自己和家人却严格要求,一辈子甘当党和人民的“老黄牛”。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面对极端困难和恶劣环境,会战领导小组作出了学习毛主席《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王进喜组织1205队职工认真学习“两论”。通过学习,王进喜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

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玉门闯将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于3月25日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1205队的钻机到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运到萨55井井场,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

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

1970年4月5日,全国石油工作会议在玉门召开。王进喜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大会。玉门会议期间,王进喜胃病发作。后经解放军301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晚期。

1970年10月1日,王进喜抱病参加国庆观礼,以中共中央委员身份检阅游行队伍。国庆节刚过,铁人的病情急剧恶化。

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取出一个小纸包,交给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领导同志。打开纸包,里面是他住院以来组织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没有动。王进喜说:“这笔钱,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了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高度评价了王进喜伟大的一生。大庆油田做出了“向铁人王进喜同志学习的决定”。学习铁人精神,继承铁人遗志,大庆人决心把他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

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王进喜同志因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47岁。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了向王进喜同志告别仪式。

除了媒体团,纪念馆里还有很多市民带着小孩来参观学习
纪念馆重点图片一览:
取芯钻头
==================分割线=================== 14:00 下午的行程开始了,媒体代表们一起出发,参观了第二采油厂刘丽创新工作室,听取了打造创新创效“梦之队”的故事。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丽了,身后16个大字“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持续专注 守正创新”,仿佛就是他们人生的缩写。
刘丽工作室成立于 2011 年 8 月,是集培训、研发、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开放、自主集成的创新联盟团队,现有采油、集输等 11 个分会 531 人。
刘丽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大庆油田劳模创新工作室、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2017 年,荣获“全国 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2019 年 3 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工作室以传承匠心技艺为己任,每周除交替开展的培训研讨外,还举办革新成果交流会、技师讲堂等各类培训交流活动 200 余场次,到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油田等企业参与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 51 场次,签订师徒合同 1890 份,累计培训学员 15000 多人次;多次承担各级技能大赛培训任务,学员相继获得大庆油田竞赛冠军、黑龙江省竞赛冠军、 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竞赛团体、个人双冠军。工作室把解决生产难题作为创新创效发力点,探索实施了“专家技师联合研发、革新工厂自主生产、示范区 试用推广”的革新成果“研产用”一体化模式,通过 “一线巡诊、专家坐诊、难题会诊”活动,送计问诊 10 余个兄弟采油厂,解决生产难题 300 余个,几年来相继取得《上下可调式盘根盒》等国家专利 165 项,群众性技术革新 1048 项。

这位红衣帅哥是赵海涛,刘丽的徒弟之一,他向媒体代表们介绍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产品,以及电泵井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赵海涛入选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示名单,大庆人的工匠精神就这样一代代传承。
==================分割线=================== 16:00 
石油在哪里?可能也是众多网友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媒体代表们一起走进石油馆,看一看石油的前世今生: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经过多方努力,于2012年从上海世博园原汁原味的将石油馆整体迁建至大庆,现隶属于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
石油馆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集中智慧、整合资源,联手打造的精品馆,因外形酷似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所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油立方”。 大庆石油馆的陈展运用国际化的语言,由虚拟场景及立体模型结合互动式影像的多媒体预展演、 120 度巨型弧幕动感影院的主展演,石油石化的技术与工艺、产品与生活、历史与未来的尾展演,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副展演组成。
石油馆的吉祥物名叫“油宝宝”,一宝独演五个角色,通过衣食住行娱的五大主题,让每位游客都能 感受到石油与人们的密切联系。

4 D 电 影《 石 油 梦 想 》,将带我们穿越百亿年的时空,探寻石油的前世今生,讴歌石油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视觉和身体体验上为我们带来全新的娱乐效果。
石油馆虽然只有 6000 多平方米,但它是华夏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骄傲;它不仅蕴藏着石油的核心理念、文化和科技,还传承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精髓。

这些黑不溜秋的球球里面就是石油啦

瞪大的“眼睛”有点萌
==================分割线=================== 17:00 
路上下了场雨,但依然没有阻挡媒体代表们的热情,这一站来到了大庆油田生态园,生态园湖水静谧,空气清新,荷花花苞很多,含苞待放。

大庆油田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到与油田勘探、开发等中心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区、植树造林、回收建筑垃圾等大量工作,努力让生态建设与油田发展“并肩同行”。
最能代表生态文明建设的要属油田生态建设工程示范区。示范区启动建设于2007年,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地下是油田开发近50年的主力采油矿,两个采油矿的原油产量约占采油一厂年总产量的25%,地上涉及油水井5133口、计量间161座、各类站所150座。生产设施与市政设施交叉,地上设施与地下设施叠加。
这里还曾经有乱掘坑、垃圾场、违章建筑等,湖泡干涸,盐碱地裸露。但如今,大庆油田生态建设工程示范区一片片林木茁壮吐绿,一座座景观拔地而起,不断打造着绿色油田的新名片。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犹如一条绿色丝带,成为大庆城市绿色画卷中绚丽的一笔。
盛夏时节,步入大庆油田生态建设示范区,昔日的盐碱地早已披上绿草、鲜花和树木,河渠湖旁绿柳成荫,基层站队周边果树成林,生态景观错落有致,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这是大庆油田扎实开展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如今,大庆油田绿地总面积已突破1.1万公顷,其中矿区绿地8671公顷;公园绿地人均17.5平方米,高于全国13.7平方米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