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剧最大的“创意”是将解放后的无谓的内耗统统归结为谍战需要,顺带为延安肃反扩大化找到了根据。其实郑耀先式人物肯定是有的,但49年后台湾在大陆埋伏的谍报人员经大规模“肃反”,已经丧失活动力,“郑耀先”不可能继续埋伏等待台湾“启用”。此外,该剧将文革时期被批斗挨整写得过于“娱乐”。历史已经让我们健忘,贵为共和国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大将都忍受不住被“群众”批斗而跳楼“自杀未遂”。“风筝”剧中但见他郑耀先,一个“历史反革命”整天拿着个扫帚把子扫树叶,这样的“劳动改造”也未免太轻松了些!直让我们经历过文革的这代人看了“忍俊不禁”。当我看到电视剧里大谈信仰的时候,我会想到建国后相继倒下的那些开国功臣高饶彭黄等等这些人,还有国家主席刘少奇都被“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成“叛徒内奸工贼”。难道被“揪”时是怀疑他们的信仰出了什么问题了吗?
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