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66 于 2019/11/20 20:16:1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我平日不怎么上网,今天打开微信,发现一段图片制作的文字,是一位小姑娘作文,题目叫《泪》,该文文字平实,内容令人伤感之极,当她做完饭时,母亲已经去死,尤其最后一段,令人心碎:“有个地方叫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思念母亲留下的流水”,留字可能是错别字。
赶紧上网一查,原来这是15年时传出的作文,作者来自大凉山,是位小学四年级彝族学生,名叫柳彝,彝族名字叫木苦依五木。
关于木苦依五木的详细情况少得可怜,搜了半天,仅有作文《泪》,在一个不能确定的网站上,发现一篇《官方证实“最悲伤作文”确实为小女孩木苦依五木所写 家境属实》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怀疑这篇作文是枪手写的,稍年长的哥哥与姐姐则在外打工,对这种恶意谣言表示“很愤怒”,
令人很愤怒,令谁很愤怒?报导中没说明,不过符合谋些逻辑,一旦发生所谓的负面新闻,当地的第一反应就是炒作,只要炒作成立,无论事实如何,就可一棒打死。
之后该文介绍救助小女孩的情况,首先是某公益平台已经募捐45万元。其次,当地一直每月为她放发678元生活费,并提供营养餐。一直?母亲死之前还是之后,语焉不祥。其三,此为契机发起“帮帮大凉山孩子们”项目已被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认领等等,总之救助很及时,令人很感动,因为小姑娘“性格内向”,似乎无法表达感谢之意。
以上就是网上最详细的介绍了。
小姑娘的父母叫什么名字、生前干的哪样工作为等信息,查不到。
在这件事上,没有人为她家的遭遇负责,也没有杜绝此类事件的策略。也是,这么令人伤感的事件,连多点的信息都找不到,怎么会有反思呢!
联想到四围的人,他们岁月静好生活如歌,只顾门前雪不管瓦上霜,在他们眼里天下太平欣逢盛世,歌颂还来不及,怎么会想到世界的悲惨事?还有一位博文评论说得更绝,想想中东那些难民的孩子,木苦依五木生活在稳定的社会不是种幸福吗?这是人说的话吗?
我的言语无力,以上文字还不如这位小学四级学生的作文,现呈上原文《泪》:
爸爸四年前死了。
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
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
那天,妈妈倒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看,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
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
我问:“为什么?”
“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留下的泪水。